201312
添加时间:2013-12-29 阅读次数:1852
须为丹青添颜色——芜湖彩色铁画之刍见 邢后璠;(2)
像蝴蝶一样生活 马亚伟;(3)
论我国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覃兵;陈艳芳;(13-14+24)
系统工程视阈下的大学生政治教育研究 晏志伟;冯景华;(15-17)
文化视阈下外籍教师管理的人文困境之思 张亦佳;(18-20)
浅谈经典在德育中的价值——以曾国藩家书为例 李宁;(21-22)
高校“思政”课教育改革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思想 胡飞航;(23-24)
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探索 刘丽果;(25+27)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海霞;(26-27)
大学生社团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引领研究 孔亮;(28+30)
试论动漫作品与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形成的相关性 谢素华;黄鹂;杜江;万梦莹;(29-30)
关于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入党问题的研究 林保花;谢圣婷;(31+33)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吴潇洁;刘玉超;浮燕;(32-33)
CBI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挑战 张丽;胡燕;(34+36)
浅谈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 赵旦;(35-36)
探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的着力点 陈未央;刘少斌;(37+41)
远程网络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佳选择 徐红;(38-39)
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虚拟环境中教学策略研究 邓秀慧;袁宗福;(40-41)
试论孙子兵法思想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启示 黄胜海;(42+44)
关于判断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王晨晓;(43-44)
基于网络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董俊;(45+47)
面向实验教学管理的网上评教指标初探 项露芬;(46-47)
大学生出国学习的障碍及消除措施——以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 束建华;占成;(48+52)
“基础”课体系转换中语言体系转换和知识体系转换的研究 李志涛;王美娜;(49-50)
浅谈多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杨皓翔;(51-52)
3500个常用字构形特点及教学策略 李晓妮;(53+55)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李永明;双鹂;方琦;(54-55)
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杜波;(56+58)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的合理证明及典型应用 孙秀清;(57-58)
两类“换元积分法”的联系与区别 杨艳华;(59+61)
“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朱莉云;胡汉祥;(60-61)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践与体会 吴成柱;霍强;(62-63)
构建地方院校生物专业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与研究 吴志鸿;(64-65+67)
列表比较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肖明贵;(66-67)
论地理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角色定位 林晨露;彭锋;(68+70)
解读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范津京;(69-70)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施研究 陈国辉;于克强;刘秀莲;(71+73)
基于典型装置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项目化教学 王金芳;李微微;戴晟;(72-73)
案例教学法在设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邱洪臣;朱瑞祥;段海燕;郭惠萍;(74-75)
基于MATLAB在“供配电技术”学习中的应用探索 张海燕;张义辉;罗妤;兰玉彬;(76+78)
浅谈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聂幸;(77-78)
非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顾大可;姜文娟;(79+81)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研究与实施 辛富国;(80-81)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应用型培养探索 乔巍;(82-83+85)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研究探索 王萍;(84-85)
浅谈数字效果器的原理和使用 赵琛;(86-87)
CAI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 柳荣其;钟世芬;(88-90)
英美模式下我国税收理论课的教学比较研究 张新;(91-92)
基于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培养方案评价体系 郭三党;潘振良;(93-94)
基于辅导员工作视角对农业院校经济类专业学风建设思考——以东北农业大学经 宋志彬;(95+98)
研究性学习课程运行机制的构建——基于“发展经济学”课程 吴晓华;赵桂燕;陈秀萍;杨学丽;邵明欣;(96-98)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现代酒店与旅游管理人才 周俊;陈建冰;(99-100)
以阴阳理论和人体规律认识海洋——谈医学院校“海洋科学导论”的教学理念 关万春;(101-102+104)
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的高校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反思与变革 徐真;(103-104)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谢大雅;(105-107)
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管理双能实验班为例 黄晗;李明;李娟;(108-110)
当前师范专科生休闲教育策略探讨 柯艳丽;(111+113)
洛克与裴斯泰洛齐家庭教育思想的比较及启示 任涛;(112-113)
《琥珀》中女性人物解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解析女主人公琥珀 李重飞;(114+117)
凯特·肖邦《一双丝袜》的女性主义解读 沈玲;(115+119)
现实主义:作为一个解释学现象 戴春雷;(116-117)
当代文学的启蒙意义研究 许华顺;(118-119)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析 蔡红娟;(120+122)
反训成因之反思——以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为例 宋振剑;(121-122)
资阳市宝台镇普通话普及程度及思考 何锟;(123+125)
当代大学生手机短信语言特点研究 姚黄;张琴;孙雪;(124-125)
科技自主创新发展带给期刊和编辑的思考 董秀玥;(126+128)
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岳斌;高霞;(127-128)
文理科大学生外语学习思维风格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盛春来;(129-130)
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及对策研究 宋莉;(131-132)
高职英语课程非考试评价方式的实践探索 黄以平;王冬梅;(133+141)
探讨激发专业英语学习者内在动机的方法——以高职旅游专业为例 占燕萍;(134-135)
浅析成人高考英语试题中分词的考查重点和解题技巧 姚娟;(136-137)
从真实听力的角度谈大学英语听力材料的选择——以两篇听力材料为例 赵丹;(138-139)
“后方法”时代的英语专业听说教学策略探究 徐旋;(140-141)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薛梅;(142+144)
地震硬新闻英语主位推进模式研究 李威;(143-144)
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多义词记忆 赵凌志;(145+147)
从习语看英国文化 黄理;(146-147)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读前活动的设计研究与实践 李亚琴;(148+153-154)
李怀凤绘画作品选登 李怀凤;(149-152)
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胡莎;(155+157)
创新思维与大学英语写作任务设计 杨行;(156-157)
影视翻译中的语境文化重构意象 康公约;(158-159+165)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化妆品说明书翻译 王青;李秀丽;(160-161)
从和合翻译说视角看汉法翻译中的冲突与融合 张辉;(162-163)
中俄民族动物文化涵义对比分析 陈兴慰;(164-165)
德语二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唐宏宇;(166+173)
浅谈声乐教学训练中音色塑造的坚守与变化 胡波;(167-168)
古代灯饰的文化形态 徐清涛;(169-171)
大学公共体育课开展的困惑与忧思——以南昌大学为例 王欣;邹业兵;(172-173)
胶东半岛智障青少年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郑志磊;葛思燕;陆斌星;(174+176)
体验经济时代运动服饰营销的特点及策略分析 娄晶;(175-176)
苏州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探索 张文明;(177+179)
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教育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弋佳;(178-179)
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杨帆;(180+182)
加强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杨开明;吴疆;(181-182)
试析高职教学实习模式转型中保险制度的构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简祖平;李杨;(183-184)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用及实现途径研究 董晓慧;(185+187)
高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周家兴;(186-187)
浅谈中职数控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思路 高林;(188+192)
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野中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探析 颜萌;(189-190)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分析 雍新艳;(191-192)
高校官方微博在校友关系拓展中的价值与策略 厉国刚;(193-194)
构建独立学院团学干部队伍胜任力模型的探索——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 唐健健;(195-196+198)
如何引导大学新生科学参与社团 姜晓梅;(197-198)
地方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肖祯雁;(199-201+203)
浅析大学生创业难原因 赵建勇;(202-203)
体验式培训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探析 叶大伟;(204+206)
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求职就业探析 任春娇;(205-206)
日本职场女性的精神压力形成原因浅析 周娅男;(207+210)
网络环境下安徽省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 孙革非;(208-210)
基层图书馆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王春雪;(211+218)
浅析档案管理的发展和趋势 朱里香;(212-213)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及其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启示 周婷;(214-216)
公共决策事件中引发的政治沟通问题探讨——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 周丽;(217-218)
群文干部如何压力释放之我见 曾艺;(219-220+224)
第三方物流企业动产质押监管市场策略研究 左振华;(221-222)
制造型中小企业ERP应用对策研究——以苏州市郁金香门窗有限公司为例 盛彦杰;(223-224)
安徽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特征研究与对策——以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为例 唐兵;笪久江;杨振;(225-226)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彭劲杰;(227)
封面人物简介 (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