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
添加时间:2013-10-23 阅读次数:1108
中和之道: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 朱陶;杨大荣;(15-17)
浅谈地方大学生干部如何尽快适应部队工作 邓兴才;邓涵菡;张爽;(18-19)
创新创业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发展 刘勇;肖莉;(20-21)
民办职业学院内部管理问题探析——以云南X职业学院为例 郑宏伟;(22-24)
终身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黄悦;(25-26)
办好薄弱学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李成才;(27+31)
加州大学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效 王军芳;(28+36)
中职免费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张小兰;(29+50)
某高校惩防体系建设中制度建设经验略谈 闫小兵;王爱华;(30-31)
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作用及素质要求 张仲博;王孙德;陈上宝;(32-33)
试论当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 张涤非;(34+52)
浅论现今部队院校文化活动的特性及意义 冯丽娜;(35-36)
用巧妙的引导筑起校园安全堡垒 湛新星;(37+46)
关于注册招生制度下江苏省民办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朱紫茂;(38-39+76)
独立学院如何实现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孙畅;(40+58)
高等聋教育的发展趋势:从大融合小隔离到全纳式的随班就读转变 杨淋先;(41-42)
新形势下高校外事工作的思考 陈凤云;(43+63)
构建有特色的侨乡优秀文化育人体系——五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张继君;(44-46)
解决对外汉语本科生职业规划难题的对策——以潮汕地区高校为例 翁菁;(47-48)
INHOLLAND应用科学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剖析 温黎明;(49-50)
一类二阶多点脉冲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正解 李冰冰;李玉华;陈玉伟;(51-52)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探讨 王铁静;(53+69)
高校数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结构优化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为例 吕忆松;李莹莹;(54-55+88)
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权问题探究 袁晓雯;(56+65)
新疆特殊教育师资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解滨羽;(57-58)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员素质提升途径 傅细辉;(59-60)
浅析随班就读家校合作中资源教师的角色 李秀;(61-63)
高职院校教师参加专业实践的形式与途径 曾惠琴;(64-65)
课程意识与教师专业发展 高丹丹;(66-67)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破裂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刘慧;张福乐;(68-69)
浅谈“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温燕萌;付秋林;(70-71)
论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整合运用 刘慧;(72+123)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何文举;(73+81)
论以人为本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吕云冰;(74+83)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探究 刘启生;(75-76)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析 邹红美;李民生;(77-78)
高校学生党史教育的路径选择与方法探析 范儒;石文;(79-81)
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张晓霞;(82-83)
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政教学实效性对策探析 刘琦;(84+118)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曲卓;(85-86+163)
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路径 李军星;罗晓练;(87-88)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韩金金;(89-90)
构造与识图课程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鲍蓉芝;(91-92)
高职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现状及教学改进 刘淑媛;(93-94)
医学影像专业诊断学实习教学模式探讨 黄玲;高小玲;王南;(95+97)
英语教学低效成因及应对方法 于彪;(96-9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浅析 王艳;(98-99)
新课改条件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点体会 侯文庆;(100-101+143)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感悟 黄吟;(102+129)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 陈达春;(103+131)
单片机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 陈燕慧;(104+145)
远程教育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探析——以民事诉讼法学为例 蔡振合;(105-107)
英语作业设计中如何体现三维教学目标 姚红燕;(108-109)
信息技术课如何设计任务 石大可;(110+169)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及反思 陈晶;(111-112)
人力资源沙盘实验课程的问题与对策 夏安璐;葛海娟;(113-114)
专题教学的设计模式与实施——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赵鸿图;(115-116)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张蓓;刘雪莉;孙玉萍;陈锋;(117-118)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徐进;(119+166)
关于服装服饰礼仪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吴丽华;(120-121)
浅谈高职机械制图课的教学 宋守彩;(122-123)
高职文秘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李柯;(124-125)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淀粉性质实验为例 冯霞;(126-127)
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生活化浅谈 颜丽云;(128-129)
基于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探讨 程小红;程红英;(130-131)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与应用 孙艳;(132+151)
将多媒体技术带进现代日语会话课堂 吴晶;周雅杰;(133+136)
国学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反思 钟志容;(134+171)
传热基本方程式教学研究 张争光;(135-136)
探析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 杨琼;陈晓斌;(137+176)
PBL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刘云;陈国靖;(138-139)
试论在藏族大学生中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英文) 丁阿宁;(140-141)
旅游资源学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陈品冬;(142-143)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阅读研究 李新颖;(144-145)
医学教学中组合式视频教学系统的应用 林秀华;(146-147)
动起来学口语——日语会话课程改革 姚瑶;杨伟健;(148+178)
浅谈如何在大学综合英语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刘潇;(149+188)
从“弧度制”一课看数学史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 贾利;李文铭;(150-151)
社会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新闻史教学探讨 刘敏;(152-153)
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及评议 凌向虎;(154+199)
浅议排球扣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唐韵琪;(155+203)
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刘增秀;张立强;(156+193)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强化主体性教学的思考 杨洲;(157-158)
论主题宴会台面设计和技能要求 陈衍怀;(159-160)
交际翻译法和语义翻译法在口译实践中的应用(英文) 杨武川;(161+185)
浅谈日语女性用语的历史发展特征 邓静姿;(162-163)
浅析英语定语从句的状语译法 李艳伟;(164+211)
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规则养成的思考 杨静;(165-166)
未成年人刑罚体系轻缓化之我见 袁凤友;(167+213)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浅析 崔建利;(168-169)
略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基础 廖思异;(170-171)
环境损害责任与赔偿制度:国际经验 李竞;(172-176)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古丽努尔·伊克然;(177-178)
浅谈运动生理学在足球训练中的运用 刘旭;(179+221)
过度强调儿童中心对儿童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原因分析 玉海素;(180-181)
试论尼采的悲剧哲学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罗文;(182-183)
浅谈县级电台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 丁书平;(184-185)
芬兰裸体桑拿的人类学调查 曹谦;(186-188)
天津地铁站名英译错误及解决办法初探 杨峥;(189+240)
论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 杨光;(190-191)
反语的认知加工研究及其进展 付阿丽;(192-193)
陕北与关中地区民间音乐形态差异探析 蒲曦;(194-196)
韩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吴晓晖;(197+24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探讨 吕建微;(198-199)
浅析电视文化的传承与记录现实功能 吴瑜;(200+238)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赵丽;(201+249)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产生及特征 张玉婷;赵晓叶;(202-203)
浅谈如何提高新华书店员工的综合素质 潘勤;(204+259)
用“两个不能否定”理论坚定推进改革的思想 蔡天佑;(205+263)
“80后”青年婚恋现象——“婚外恋”的伦理分析 李冬阳;(206-207)
从认知理论看二语习得交流中的转移 韩占东;詹欢;(208+265)
浅析摄影艺术的三大特征 张顾文;(209-211)
王尔德童话中的社会理想 陈蕾;(212-213)
论幸福 韩旭东;石彬;(214+223)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刘超然;(215-216)
我国台湾地区防治贪腐机制的研究 刘莹;(217-218)
浅析国际政治中案例研究的案例选择 陈琦;(219-221)
试论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范亚文;(222-223)
对农村基础教育辍学、厌学加剧情况的分析 杨玉冰;(224-226)
就业形势下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李嫚;蒯怡蕾;(227-228)
后进生转化的心理学策略 袁勇兵;(229+257)
以生为本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冯自翔;(230-231)
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应付方式、自我效能及二者的关系 杨丽莎;(232+270)
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秦淑平;(233-234)
地方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初探 丁坤;(235-236)
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 王娜;乔光波;(237-238)
心理周记搭起心灵桥 周丽娜;(239-240)
论辅导员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的作用 周秀丽;(241-242+268)
试论做好职业信息采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孙琛;(243-244)
针对性开展课外活动 促进中职新生依恋情结转移 陈逢之;严泽林;杨军;(245-246)
基于学分制条件下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 刘爱萍;(247-249)
温馨和谐型班集体建设之浅见 段平东;(250-251)
家长参与对大学生压力管理的积极作用 齐元俊;(252-253)
艺术类高校院系资料室管理创新之我见 王婷;(254-255)
基于RFID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王黎;(256-257)
浅谈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 丁安莉;(258-259)
我国独立学院图书馆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研究 张东民;(260-261)
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模式 王珊;(262-263)
基于服务职能转变的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问题研究 卓毓荣;(264-265)
外貌认知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例 吴雨蒙;谢美华;(266-268)
图书馆代书板使用的调查分析 孙铭媚;戎誉;吴雁;(269-270)
|